为加强数学与统计学院实验室的安全管理,保障实验室教学、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,预防和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,保护师生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,结合学院实际情况,特制定本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。本体系明确了各级各类人员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职责,确保所有实验室房间均明确安全责任人。
一、组织架构与职责
(一)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领导小组
组长:张建林、王俊俊
副组长:严磊
成员:范国锋、张晓飞、张水利、张厚超、李睿智、郭丽娟、曹欣杰、刘秋华
职责
1.全面负责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,制定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方针、政策和规划。
2.定期组织召开实验室安全工作会议,研究解决实验室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。
3.监督、检查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的落实情况,对实验室安全工作进行考核和奖惩。
(二)实验室负责人
职责
1.是本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,全面负责本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。
2.组织制定并落实本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、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。
3.定期组织实验室安全检查,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,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,并做好记录。
4.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,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。
(三)实验室安全责任人(按房间划分)
确定方式
1.根据实验室房间分布,为每个实验室房间指定一名安全责任人。安全责任人原则上由该房间的主要使用教师或实验室管理员担任。
职责
1.负责本实验室房间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,确保实验室环境整洁、设备摆放有序。
2.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,对进入本实验室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告知。
3.每日对本实验室房间进行安全检查,重点检查设备运行状况、水电安全、消防设施等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实验室负责人。
负责本实验室房间内实验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护,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,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。
4.管理本实验室房间的钥匙,严格控制人员进出,确保实验室安全。
(四)实验室使用人员
职责
1.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,服从实验室安全责任人的管理。
2.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仪器,不得违规操作。如发现设备异常或安全隐患,应及时向实验室安全责任人报告。
3.参加实验室组织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,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技能。
4.实验结束后,负责清理实验现场,关闭设备电源,做好实验室的防火、防盗、防潮等工作。
二、安全管理制度
(一)实验室准入制度
1.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接受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培训,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开展工作。
2.校外人员进入实验室,需经学院批准,并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进行。
(二)安全检查制度
1.实验室安全责任人每日对本实验室房间进行安全检查,实验室负责人每周组织一次全面安全检查,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。
2.检查内容包括实验室设备安全、水电安全、消防安全等。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,要建立台账,明确整改责任人、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,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整改。
(三)安全教育培训制度
1.定期组织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活动,包括新入职教师、新入学学生的安全培训,以及定期的安全知识更新培训。
2.培训内容包括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、操作规程、应急处理方法等。
三、应急处理机制
(一)应急预案制定
1.制定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,明确应急组织机构、职责分工、应急响应程序和处置措施等内容。定期组织应急演练,提高师生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。
(二)事故报告与处置
1.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后,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置,防止事故扩大,并及时向实验室安全责任人、实验室负责人和学院报告。
2.学院接到报告后,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,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救援和处置,并按照规定向上级部门报告。
四、考核与奖惩
(一)考核方式
1.学院定期对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,考核内容包括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、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情况、安全教育培训情况等。
(二)奖惩措施
1.对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。
2.对违反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,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个人和集体,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