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人员管理
准入与培训
所有实验人员需通过安全培训考核(含电子设备操作规范),合格后发放准入资格。
外部人员(如参观者、临时工作人员)需全程由实验室人员陪同,禁止单独操作设备。
操作规范
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、吸烟或使用明火。
二、设备与设施管理
设备安全
精密仪器:建立设备使用台账,记录使用时间、操作人员及异常情况,定期校准维护。
电气安全
实验室配电箱需安装漏电保护装置,每月测试一次。
禁止私拉乱接电线,临时用电需经实验室负责人审批,使用防爆插座。
消防与应急
配备二氧化碳灭火器(用于电气火灾)和干粉灭火器,每季度检查一次有效期。
工具箱内放置绝缘手套、验电笔等应急工具。
三、危险源管控
高压与强电
高压设备(变压器)需设置物理隔离栏,操作时佩戴绝缘手套。
实验结束后,关闭电源。
四、日常检查与维护
每日检查
检查设备接地线、电源线是否破损。
清理实验台面杂物,禁止堆放易燃物品(如纸张、塑料)。
每周检查
检查消防器材压力表是否在绿区,灭火器封条是否完好。
每月检查
更新实验室安全风险台账,记录隐患整改情况。
五、应急预案
触电事故
立即切断电源,用绝缘工具(如干燥木棍)分离触电者与电源。
触电者无呼吸时,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120。
火灾事故
电气火灾: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,禁止用水灭火。
疏散路线:沿“安全出口”标识撤离。
六、责任与考核
责任分工
实验室负责人:全面监督安全制度执行,每季度组织安全演练。
实验管理员:每日巡查,记录安全日志,及时上报隐患。
实验人员:遵守操作规程,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实验并报告。
考核机制
未通过安全培训者禁止进入实验室,违规操作导致事故者追责并取消准入资格。
实验室年度安全考核与绩效挂钩,连续两年达标者给予奖励。
七、附则
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,修订需经实验室安全委员会审议。